更新时间:
松山湖新兴产业,跃升
南方+客户端
【
编者按】
头号工程须拿出头号力度,展现头号作为。今年以来,松山湖紧密围绕市委“投资年”、松山湖“企业服务年”主题,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服务提升等领域全面发力,已形成全域推进、全面铺开、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各项重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期,“创新松山湖”公众号联合南方+松山湖频道推出“发力百千万”主题系列报道,充分展示松山湖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做法和成效。敬请垂注!
近日,东莞市印发实施《关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未来产业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明确构建“8+4”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政策体系。
其中,
在“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领域产业集群中,7次提及松山湖。《方案》的发布,将为松山湖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以来,松山湖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围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发力,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园区经济运行平稳有序,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8月9日,东莞市2024年“投资年”现场推进会暨重大项目动工仪式在松山湖举行。作为动工仪式所在地,松山湖佰维存储晶圆级封测项目用地面积约102亩,总投资30.9亿元,投产后将助力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扩张与技术水平跃升。
佰维存储晶圆级封测项目动工现场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目前,松山湖集聚全市90%以上的集成电路设计创新资源,拥有华为终端及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集群,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千亿,集成电路市场空间需求广阔。
近年来,松山湖持续推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聚创新发展,持续培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承载东莞产业提质、空间拓展的重任,2021年,东莞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打造包括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东部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东莞新材料产业基地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组团出道”。
以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例,2023年,基地重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7亿元,基地产业和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4亿元。
紧抓“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牛鼻子”,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松山湖也在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的新动能。
7月19日,由松山湖科学城发展集团投资打造的松山湖科学智汇城开园,20多家企业签约入驻。经过近两年的产业招引,科学智汇城初步形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管理3大产业集聚态势,园区企业与东莞、大湾区医药企业实现积极合作,形成联动格局。
科学智汇城一期
引进一个项目,壮大一个产业。
目前,松山湖已汇聚超5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拥有菲鹏生物、东阳光药业、红珊瑚、三生制药、现代牙科、博迈医疗等一批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研发企业。
1-7月,松山湖66个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额87.66亿元,促进银禧科技、松山湖科学公园、科学城生物医药新兴产业项目、乐创港、东华学校生态园扩建项目等13个项目竣工,预计31个项目将于今年竣工投产,有望为松山湖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着力数字经济产业
今年5月,由松山湖科创局、松山湖科学城集团、万汇云谷、腾讯云(松山湖)数字经济产业基地联合主办的HyperLink·前沿科技新质生产力大会,在松山湖万汇云谷召开,邀请低空经济、脑科学、人工智能、人工骨骼等相关领域的科技专家、企业代表和科创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前沿科技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通过这次新质生产力大会,我们将来自不同领域的先进科技内容交织在一起,希望在更多元、更包容、更创新的平台上碰撞出属于未来的火花,我们也期待腾讯云基地及万汇云谷能持续举办这种科技产业类活动,发挥强链接的平台力量。”松山湖科学城集团总经理林爽表示。
自2023年成立以来,腾讯云(松山湖)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借力腾讯庞大的数字生态,持续推动东莞数字化转型,开创性提出将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融合,正在为东莞一
批企业提供技术赋能、销售赋能、品牌赋能、生态搭建四大赋能。
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
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欣欣向荣,是松山湖加速打造数字引擎,引领东莞制造革新的精彩缩影。
今年来,松山湖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主线,持续推动松山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工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以强大的要素保障能力提升园区产业发展优势。
作为全球首个开发者村,松山湖开发者村自去年开村以来,已赋能25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吸引20家企业入驻松山湖,分别与立讯、华海智汇等打造2个首案工程,面向松山湖培育1200多名开发者并获得华为云开发者认证证书。
松山湖开发者村
松山湖正在数字经济这条赛道上一路“狂飙”。随着东莞工业数字大厦、松山湖开发者村、五家软件产业园、三家数字产业集聚试点园区等数字产业园区和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深化,2023年松山湖累计进驻软信类企业71家,招引软信技术人才1700多人。
松山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加速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为松山湖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面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配套
8月13日,2024松山湖数字化转型供需交流会举行。围绕数字化转型深化的路径与方法,现场专家嘉宾为全市40多家有数字化改造意向的企业带来了详细解读和介绍。
抓准企业发展痛点,创新企业服务思路、途径,是松山湖优化提升产业政策服务体系的一环。
从出台多项针对性的惠企政策,主动靠前服务当好企业的“贴心人”,到举办多个高质量活动、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资源融通与供需对接......今年来,松山湖持续营造“亲商、安商、助商”浓厚氛围,用一项项贴心服务、一个个创新举措,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交出“企业服务年”的新答卷。
8月1日,松山湖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展首期“金牌服务园”主题活动,围绕中小数字化企业发展开展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软件人员招聘难等难题,服务专员逐条做好登记,分派任务,落实解决。
“目前,松山湖园区有近50个产业园,聚集了近万家中小微企业,如何做好中小微企业的服务,一直是松山湖关注和致力于解决的重点难点。”松山湖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培育园区中小微企业发展,部门推出“金牌服务园”主题活动,由松山湖工信局牵头,片区党委配合,产业园运营单位参与,针对每个产业园,各自组建一支金牌服务员队伍,通过走访、小型座谈会的形式到产业园区开展中小微企业服务,倾听中小微企业声音、解决企业发展问题,提升企业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
紧扣投资者最关心的产业地图、空间载体等要素需求,松山湖正大力拓展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推行产权有条件分割转让、拓展产业配套功能等改革举措,盘活科研载体。
目前,松山湖科学城生物医药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器等产业载体项目有望年内竣工,持续打造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
根据《松山湖高新区2024年工作计划》,松山湖将继续深化“倍增计划”与“小升规”等扶持政策,推动各类优质企业规模效益双重飞跃。同时,充分利用“莞企莞货”、展销中心等平台,帮助企业拓宽市场,寻找新订单。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松山湖致力于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便捷的营商环境。
在政策层面,松山湖也在持续优化领导挂点服务企业、龙头企业专班服务机制,已出台实施企业规模效益双倍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集群培育等政策,对企业建设经营给予全生命周期奖补支持,进一步优化提升松山湖产业政策服务体系。
延伸阅读:
松山湖科学城,攀新
撰文:郑文怡 郑国豪
图片:黄政正 松山湖工业和信息化局
【作者】 郑国豪;郑文怡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