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中日机械巨头对比:日本小松年营收270亿美元,徐工集团多少?
Ta途说
前言
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标志
,回顾新中国从百废待兴到如今赶超诸多发达国家,喜提
“基建狂魔”
称号,顿时就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国家会将我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毕竟奇迹也不是谁都能创造的。
而说起工业,自然离不开工程机械,作为
全球机械制造行业的千亿龙头
,中国的徐工集团免不了经常被拿来和日本的小松株式会社做比较。
2024年10月,《财富》杂志公布了全球企业500强的榜单
,
日本的小松以营收270亿美元的优异成绩稳坐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列,那么,作为后起之秀的徐工集团年营收是多少呢?
小松的起源
小松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4年成立的竹内矿业集团,它的创始人是竹内明太郎,在后续集团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高效的采矿,竹内矿业集团最终决定成立小松钢厂。
钢厂的建立,不光使得采矿更加高效,还能解决采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一家小小的铁工所,甚至连独立企业都算不上,如果不是小松钢厂的领导不甘心于平庸,恐怕也就没有如今举世闻名的小松机械了。
1921年,小松钢厂宣布正式独立运营
,很快便组建了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而这,便是如今小松集团的前身,然而,这只是他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因为之前了解到美国机械发展的不错,在还没有独立运营之前,
小松钢厂的高层就花巨资从美国购买了履带式拖拉机
,运回国后开始不分昼夜的进行拆解、研究,期间更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成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所有人的齐心协力之下最终成功仿制出了
日本第一台履带式G25拖拉机
,它的出现,不光让小松打响了名气,还填补了日本在农业机械领域方面的空白,从那以后,小松便在日本农业机械市场站稳了脚跟。
然而,仅仅将目光锁定日本市场显然不是小松的目标,他们还想要走出日本,去往海外,开拓更大的市场,
其中最让他们重视的莫过于中国客户
。
从一开始小小的矿山设备公司,到后来的一步步转型,小松的野心越来越大,开始研发
挖掘机、推土机以及装载机、自卸卡车
等等,其中挖掘机和装载机以及推土机正是他们最核心的产品。
尽管当时美国的卡特彼勒一直是公认的世界工程机械巨头
,也曾长期垄断高端挖掘机的市场,然而小松挖掘机的出现却彻底颠覆了这一现象,加上他们集团一直在寻求突破,产品越来越多,很快就在全球市场上与美国的卡特彼勒分庭抗礼。
真正的转机也在此后悄然而至,毕竟小松不会轻易放过和中国的贸易合作,于是在
1963年,小松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和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搭上话
,至此,双方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合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对于基建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嗅到商机的小松公司不敢耽误,
于1981年正式进军中国,并迅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销网路
。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中国的工地上看到的都是日本小松的机械,什么挖掘机、推土机以及装载机等等,他们的产品质量过硬,售后也有保障,耐用、效率高,谁用谁夸,因此能够创造出
年营收270亿美元的成绩
,这并不奇怪。
奈何小松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居然拒绝公开维修保养机器的过程,还开始对部分硬件设施严格保密,因此,当时不少企业开始产生了自己制造机械设备的想法。
徐工集团顺势而上
俗话说,不蒸馒头争口气,既然你们能造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行?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徐工集团才顺应而生,从一开始的华兴铁工厂,到后来的千亿级龙头企业,它这一路走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小松集团的产品遍布全球之际,
彼时的徐工集团还是徐州三所
,当时恰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关头,徐州三所顺应时代进行合并,才有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徐工集团。
然而,情况也不容乐观,毕竟当时世界建筑机械行业要么选择美国的卡特彼勒,要么选择日本的小松集团,何况国内很多建筑工地采用的也都是外国工业机械产品,
谁会在这个时候在意一个没有技术和品牌的徐工呢?
别忘了,徐工集团的前身是
鲁南第八兵工厂
,积累了不少制造的经验,还曾经在
1994年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百家最大企业”。
如果说小松集团的优势是技术积淀的话,那么徐工虽然起步晚,但是却紧紧的抓住了国内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大这一机会,从而快速在小松集团所垄断的中国市场里占据一席之地。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徐工集团也不例外。
他们没有错过中国
“大基建”
时代留下的机会,凭借着出色的产品以及得天独厚的本土市场优势快速发展壮大,
最巅峰的时候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一跃成为中国工程机械的领军者!
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之后,徐工集团也没有放弃进军国际市场,毕竟那个时候他们不只是代表自己,更是代表着整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虽然前面有卡特彼勒和小松这两座大山,但是谁又能说,中国制造就不能走遍全球呢?
2018年
,徐工集团自主研发的700吨XE7000横空出世,轰动全球,资料显示,它的出现,让国内工地的效率直接提升了33%,
故因此,XE7000也有了“神州第一挖”的美誉。
再后来,徐工研发的
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
等等更是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那以后,全球工业基地中随处可见
“徐工”
这两个大字,这不仅是全球人民对于中国制造的认可,更是中国人民用骨子里的不服输所创造的奇迹!
写到最后
2023年,徐工集团年营收为928.48亿元,折合成美元是130亿
,尽管和小松集团的270亿美元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别忘了,日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发展的如此之快,而中国却只能依靠自己,还要承受打压,能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已然相当不容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小松集团如此小众的市场地位会在不久后被取代,你们觉得三一重工、徐工集团以及中联重科,哪一个会率先超越小松呢?
参考资料:
行业第一!徐工机械再登2024《财富》中国500强 来源:徐工集团新闻 2024/07/25
工程机械行业国内、国际上市企业2023年年报出炉! 来源:中国路面机械网 2024-05-06 08: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