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从北京和上海发布的经济运行数据看居民消费和就业
大话职场
上周,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先后发布了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大概可以看到2025年的就业趋势和方向。
整体情况
项目
北京
上海
增加值(亿元)
同比增长率(%)
增加值(亿元)
同比增长率(%)
地区生产总值
49843.1
5.2
53926.71
5
第一产业
116.4
1.5
99.7
-0.9
第二产业
7226.8
5.7
11637.57
2.4
第三产业
42499.9
5.1
42189.44
5.7
首先是两地2024年度生产总值分别为北京
49843.1
亿元,上海
53926.71
亿元。均较2023年同比增长5%以上。上海市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明显高过北京市,整体生产总值也高过北京,印证了其经济中心的地位。从数据上看,两市的主要生产总值均集中在第三产业上。
工业生产领域
上海市发布的工业生产数据:
项目
增长情况
全市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2.2%
增幅变化
比前三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
行业产值完成情况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增长13.1%
医药制造业
增长7.6%
专用设备制造业
增长5.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增长4.8%
三大先导产业
集成电路制造业
增长20.8%
人工智能制造业
增长7.1%
生物医药制造业
增长3.3%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增长7.1%
高端装备产业
增长5.1%
其中,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情况为:
产品名称
产量同比增长率
锂离子电池
28.6%
笔记本计算机
20.5%
集成电路
11.3%
传感器
10.9%
微型计算机设备
10.8%
北京市发布的工业生产数据:
项目
增长情况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增长6.7%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增长14.6%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增长9.6%
其中,重点行业增长情况:
行业
增长情况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增长21.4%
汽车制造业
增长16.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增长6.5%
医药制造业
增长1.5%
主要产品产量及出口交货值增长情况:
项目
增长情况
新能源汽车产量
增长2.8倍
工业机器人产量
增长61.0%
风力发电机组产量
增长27.6%
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
增长12.0%
其中:
汽车制造业出口交货值
增长35.2%
医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
增长12.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
增长9.1%
两大一线城市的工业生产总值均实现了增长,其中上海市整体增长2.2%,北京市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从行业上看均集中在计算机、集成电路和智能制造业。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锂电池、汽车制造、集成电路等行业增速明显。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往往为GDP占比最大的部分,也是与居民就业生活关联度最大的产业。
2024年上海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及主要行业增长情况:
项目
增加值(亿元)
同比增长率(%)
第三产业增加值
-
5.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03.02
19.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062.33
12.9
金融业
8072.73
7.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626.27
6.4
2024年北京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及主要行业增长情况:
项目
增加值(亿元)
同比增长率(%)
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贡献率(%)
第三产业增加值
-
5.1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1068.8
11.0
-
-
金融业
8154.2
7.6
-
-
合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金融业)
-
-
38.6
超过6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40.3
9.5
-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972.9
3.8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到,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与
金融业
仍然为第三产业中占比最大的行业。北京市这两个行业的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例超过38%,且贡献率超过60%。
上海市第三产业中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增加值为2003.02亿元,同比增长19.2%,是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对普通居民来说,这两大一线城市就业形势最好的行业仍然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两大行业。虽然20204年这两大行业裁员降薪调整的消息不断,但规模效应明显。
消费数据
首先来看看这两座超大型城市发布的总体消费数据:
上海:
项目
金额(亿元)
同比增长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940.19
-3.1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
-
-2.9
类别
同比增长率(%)
体育、娱乐用品类
31.3
家具类
28.3
通讯器材类
21.6
粮油、食品类
10.0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1.5
北京:
项目
同比增长率(%)
市场总消费额
2.0
服务性消费额
6.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
分类
金额(亿元)
同比增长率(%)
商品零售
12799.7
-2.5
餐饮收入
1273.9
-4.9
项目
同比增长率(%)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
-
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
15.9
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
3.1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
9.5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
22.6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网上零售额
1.7
从消费数据上看,两座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呈现
负增长
。分细项来,餐饮住宿类的增长速度明显失速。上海市体育、娱乐用品类的消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类消费;而北京得益于消费补贴政策,在金银珠宝、家电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消费同比增长率较高。
居民收入和就业
上海:
项目
数据
同比增长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8366元
4.2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4.0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6.2
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
4.2%
-
北京:
项目
金额(元)
名义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5415
4.5
4.4
工资性收入
-
5.9
-
经营净收入
-
4.8
-
财产净收入
-
-0.6
-
转移净收入
-
3.9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2464
4.3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856
6.7
-
项目
数据
同比变化(百分点)
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
4.1%
-0.3
1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
4.1%
-
项目
金额(元)
增长率(%)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49748
4.5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53214
4.6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7349
4.1
从发布的数据看,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上海市
88366元
,北京市
85415元
。
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上海市4.2%,北京市4.1%。
统计数据上相差不大,上海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北京市,失业率全年平均值均在4%左右。
再结合CPI指数看一下:
上海:
项目
年度变化
12月份变化
居民消费价格(CPI)
与上年同期持平
同比上涨0.1%
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
上涨0.2%
-
北京:
项目
年度变化(%)
居民消费价格(CPI)
0.1
消费品价格
-0.7
服务价格
0.9
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
其他用品及服务类
4.9
教育文化娱乐类
2.9
衣着类
0.3
居住类
0.2
生活用品及服务类
-0.1
医疗保健类
-0.2
交通通信类
-1.1
食品烟酒类
-1.3
两座城市
总体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比较几乎没变化,北京市上涨0.1%,上海市持平,上海市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上涨了0.2%。也就是说物价水平并没有明显变化。
最后再来看看两家统计局对居民收入及就业给出的定调吧:
北京:特别是9月下旬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实施,市场预期有所改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上海:
2024年,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政策“组合拳”落地见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积极因素进一步累积。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仍需加快推进。
几乎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都提到的了“环境复杂严峻”,但都在想办法保就业和民生。作为居民个体,恐怕只能跟着大势,想办法进入规模大、发展快的行业才有可能规避风险度过难关。整个社会都在做结构化转型和转换,作为个人也应该实时进行知识体系升级和更新才可能有新思路和出路。
那句话说得好: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