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宝安头条|从这些故事里,看前海宝安如何组成最强“CP”
读创新闻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吴素红 李丹
9月5日,2024 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这是腾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盛会,从2022年至今,已连续3年在此地举办。
更早前的8月26日,位于宝安大铲湾的“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又称:企鹅岛)再度强势刷屏:继企鹅岛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底完工,标志性建筑——腾讯总部大楼,也将于2025年初开工建设。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对市场信息和机遇最为敏感。作为互联网巨头的腾讯,把面向前沿技术的两大关键布局落子在宝安前海片区,本身就极具代表意义。
2021年,前海扩区国家战略重磅实施。合作区面积扩大了7倍,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其中宝安区82.75平方公里纳入前海。“宝安1/5的范围加入前海,前海2/3的范围落在宝安”,凸显“在宝安作为、用前海优势、创湾区示范”,是宝安和前海一体化发展的生动注解。
△大前海。童艳龙 摄
这些地名多了
商家把“前海”作为金字招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周边一些大型商场、公园还有一些商户,名字前面打上‘前海’两个字的特别多。”家在宝安中心区的小金,是一位兼职小红书博主。在她的账号“小金有点甜”上,时常分享宝安的美食美景。在她的印象中,这两年来分享的图文中,越来越多的商家宣传里,“前海”成为商家地名的标配。“比如宝安人熟悉的壹方城,已经改名叫前海壹方城。最近火爆社交平台的西湾—前海湾慢行道,全长6公里将宝安中心区和前海中心区丝滑连接,骑行、漫步、跑步一应俱全。”
小金的细微感知,正是前海发展“大图景”在人们生活的具象表达。对于不少企业而言,项目名称中加入“前海”二字更是企业实力的展现。
“我们非常看好前海的发展前景,项目加上‘深圳前海’之后,不仅有利于招商引资,同时让游客对项目位置有更清晰的了解。”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在建设的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地处前海扩区范围内,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室内面积最大、全球规模最大、国内落差最高的室内超雪中心。对文旅产业而言,“深圳前海”的影响力,就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湾区地标更多了
“一座地标激活一条链”的故事正在上演
“这是我2021年拍摄的腾讯企业岛,当时还是一片空地。这是我上个月刚刚再去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网友感慨有科幻片的即视感。”在宝安中心区的一个咖啡馆内,摄影师博主刘青林向记者展示在视频号上发布的最新视频。
2019年,摄影发烧友刘青林来到宝安,并开始用镜头记录下城区的变化。前海石公园、宝安中心区、国际会展中心、深中通道……他用镜头追赶着这个城区发展的速度,见证了一个个湾区地标在大前海诞生。
△2022年7月拍摄的大铲湾。刘青林 摄
△2024年4月拍摄的大铲湾,企鹅岛拔地而起。刘青林 摄
扩区后的前海,不仅仅是面积范围的扩大,随着政策红利的“扩大”,“一座地标激活一条链”的故事正在上演。
腾讯“企鹅岛”对周边带动效应,已经展现了实打实的“钞能力”。目前,包括腾讯天游、腾讯云科技、腾讯斐泰科技等腾讯系企业已悄然布局宝安,并由此带动上下游企业抢滩入驻。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宝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接近1300亿元,是深圳20+8产业集群的重要承载地。
位于宝安中心区的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是深圳综合设施设备标准最高的演艺场馆。从2021年9月正式启幕至今,演出已经超400场演出,成为国际国内IP大剧最爱的演出场馆之一。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在观众群体中,来自周边城市的观众占了近三成,辐射香港、澳门以及其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跨城看戏”正成为一股新潮流。
交流活动更密集
携手组“CP”迈上新台阶
3年来,随着多个国家重大战略、世纪工程密集落地大前海片区,宝安与前海协作联动不断加深,前海宝安片区发展全面提速提质。
数据显示,2023年,前海合作区GDP实现2464.1亿元,增长15% 。其中宝安前海片区1381.9亿元、同比增长17%。前海合作区规上服务业营收4452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宝安前海片区2529亿元、同比增长55.3%。
如今,宝安和前海在工作机制、工作方案等方面的合作正在加快推进。
△筑梦前海湾。童艳龙 摄
就在8月29日,宝安联手前海举办“央地国企深圳行”活动,中煤(深圳)研究院等17个央地合作项目集中入驻意向投资总额达262.8亿元。
在服务企业方面,宝安与前海共建前海港企服务总站,聚焦港商港企在前海创业、投资、就业、生活等核心需求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来自宝安区企业服务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宝安区与前海管理局联合举办活动33场,有力推动宝安前海资源互通,促进宝安企业熟知用好前海优惠政策。
教育医疗是企业关注的焦点。教育方面,宝安打造深港职业人才培训基地,助力深港两地人才互联互通,并推动前海扩区宝安片区学校与港澳地区学校结对,推动深港两地姊妹学校常态化交流;医疗方面,宝安区人民医院、宝安区中心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均已成立了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面向港澳居民、外籍人士、本地居民提供港式全科诊疗服务。
编辑:黄晓敏
审读:乔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