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斗胆聊聊股市:回顾A股30年来的“牛市记忆”,这一轮该怎么看?
熊猫贝贝小可爱
#秋日生活打卡季#
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首发和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2723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2024年9月24日以来,国内股市利好政策持续出台,市场的资金爆弹也足够多,广大的股民更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而股市,也成为了9月底以来,国内经济环境,舆论以及互联网,热度最高,关注最多的地方。
但现实情况,很有戏剧性,
按理来说,牛市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
但为何牛市还不来?为什么A股还在3000点左右苦苦的挣扎?
新的问题就来了:这一轮没有任何争议,以短期魔幻暴涨启动牛市行情,接下来,能走多远,走到什么程度?
这篇文章,写在周末,将通过数据说话,经验复盘的模式,来和大家聊聊我个人对于这一轮牛市的一些思考和理解。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以史为鉴:回顾中国A股30年来的“牛市记忆”
回顾历史,中国的股市在不同成长阶段和不同时期的大环境背景下,曾出现过多轮牛熊震荡周期。
这里为大家进行一个详细的梳理:
【
周期一90~97年
】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中~1992年5月底,时长17.2个月,涨幅达到1388.5%,最高值1429点,因为起点数96太低,以后不再可能有这种涨幅。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中~1993年2月中,时长3个月,涨幅303.6%,到达九十年代最高值1558点。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底~9月中,时长1.5个月,涨幅223%,但最高值只有1052点。
★第四次牛市:1996年1月中~1997年5月中,时长15.9个月,涨幅195%,最高值只有1510点,未能打破记录。
【
周期二97~03年
】
★第五次牛市:1999年9月底~2001年6月中,时长28.4个月,涨幅119%,最高值2245点。
此后,有两次中等牛市,涨幅在27%~35%之间,不能与以上五次大牛市相比,它们分别是:
2002年1月底~2002年7月初,时长5.5个月,涨幅30%,从1339点反弹到1748点。
2003年11月中~2004年4月初,时长4.6个月,涨幅36%,从1307点反弹到1783点。
沪指牛熊,剔除24%以下浮动(图片来源:网络)
【
周期三04~10年
】
★第六次牛市:2005年6月初~2007年10月中,时长28.5个月,涨幅513%,从998点涨到6124点,是目前为止沪指的最高收盘值。
第七次牛市:2008年10月底~2009年8月初,时长9.1个月,涨幅109%,从1664点涨到3478点。
注意:从本周期开始,
沪深300指数取代上证指数,成为中国股市的牛熊风向标
。
第六次牛市:与沪指同步,沪深300指数历经28.4个月,涨幅629.1%,从808点飙涨到5891点,也是目前最高点,尽管低于同期沪指点位。
★第七次牛市:2008年11月中~2009年8月初,时长9.1个月,涨幅136.7%,从1607点涨到3803点,超过同期的沪指点位。
此后,有四次中等牛市,涨幅均在32%~55%之间,不能与以上八次大牛市相比,它们分别是:
2009年9月初~11月底,时长2.8个月,涨幅32.3%,从2796点反弹到3698点,顶点下移。
【
周期四10~17年
】
2010年7月初~11月中,时长4.3个月,涨幅44%,从2463点反弹到3557点,底点、顶点继续下移。
2011年1月底~4月中,时长2.5个月,涨幅54%,从2190点反弹到3380点,底点、顶点继续下移。
2012年12月初~2013年2月初,时长2.2个月,涨幅33%,从2103点反弹到2791点,底点、顶点继续下移。
★第八次牛市:2013年6月底~2015年6月中,时长23.6个月,涨幅165%,从2024点涨到5380点,是10年代最高收盘值。
从沪指到沪深300(图片来源:网络)
此后,有两次中等牛市,涨幅在33%~56%之间,不能与以上九次大牛市相比,它们分别是:
2015年8月底~12月底,时长3.9个月,涨幅33%,从2952点反弹到3926点,是官方救市的结果。
【
周期五17~23年
】
2016年2月底~2018年1月底,时长22.9个月,涨幅56%,从2821点涨到4403点,顶点上移,是宏观经济恢复的表现。
★第九次牛市:2019年1月初~2021年2月中,时长25.5个月,涨幅达102%,从2935点涨到5930点,超过15年大牛市顶点,正追赶07年巅峰。可能是长期的“房住不炒”,资本转入股市逐利,也许是新冠疫情下,中外均在大放水 ……
再回头看这六轮牛市的逻辑和规律,其实并不复杂:
第一轮,1990年的牛市逻辑就非常简单,就是因为经济需要,政策推动下成立了A股,股票少,上涨容易。一波报复神话之后,很快吸引了人们的跟风炒作。
第二轮1996年的牛市,核心还是经济,需要政策推动的证券公司开始扑向全国,股市的普及性和便利性得到了质的提升,在全国热钱的推动下,造就了这一轮的牛市。
第三轮1999年的牛市依然是靠政策启动的,同时在全球互联网浪潮的助推下,造就了一波疯牛。
第四轮2005年的牛市依然是经济需要政策推动的。股权分置改革给A股营造了全新的环境,神秘资金扭转了市场利空的预期,股改的赚钱效应蔓延至整个大盘,造就了一波空前的牛市。
第五轮2015年的牛市也是因为经济结构需要转型,政策看向了创业板,同时刺激带来的真正意义上移动互联网。随着杠杆资金的入市,赚钱效应从创业板蔓延至整个市场,由政策率先发力、杠杆接力造就的新一轮牛市。
第六轮2019年的牛市,先是国产替代的政策需要率先发力,刺激了创业板的触底反攻。随后疫情下的货币宽松给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双碳政策再次指引了方向,造就了一波创业牛、结构牛。
总结下来呢,就五个字,政策加资金。
两者,缺一不可,这是对中国国内金融市场,最基本的理解和认知。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复盘几轮国内股市的牛市经验,有哪些特征和启发?
基于以上的复盘和梳理,几轮国内牛市经验,能够带来哪些启示和特征?
启示1:
政策发力越猛,则牛市时间越短。从时间看,2009年牛市最短,2014年其次,2019年最长。
启示2:
政策发力越猛,则涨幅相应也越大。比如2009年结束后,涨幅是最大的,其次是2014年,2019年从沪深300指数看涨幅最小。
启示3:
从前牛市的前70个交易日一般会出现一两次的调整。
启示4:
若有大的政策发力,180个交易日内就会翻倍,比如2009与2014年,一个月按22个交易日从统计上是9个月内沪深300指数有望翻倍。
而过去几轮牛市的表现,结合当下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个最关键的特征要抓住:
两个字:加速。
速度和效率,明显市越来越快了
原因也不难理解。
移动互联更发达了,拿起手机就能开户,操作几下就能转账入金,消息传播越来越快,情绪也越来越容易被放大,一个人可能看了某条短视频甚至听谁说一句话就能拿起手机,一分钟之内就完成买股票或者卖股票的全过程……
言简意赅,一步到位。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市场观点:对于这一轮牛市的后续走向,有哪些可能值得重视和思考?
每次都有人说“这次不一样了”,“别听老股民的……”,这一次也不例外。
实际上,短期的情绪和热度,没有多少现实意义,这个世界,唯有规律和人性才是关键。
看两个关键的现实数据:
第一,现在的A股是一个散户市场,整个A股散户数量超过2亿人,散户所持有的市值接近30%。
整个A股最不缺的就是散户。
虽然这些散户一直在亏损,但很多人一直不服气。大家都觉得自己是股神,迟早能干趴机构从股市赚到钱,所以大量人前赴后继的进去。情绪高昂,恐慌,这种变化反反复复,这也塑造了A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就像海上的波浪一样起起伏伏。
目前在欧美一些成熟的资本市场,散户的市值占比基本上不会超过15%,大多都是通过机构间接投资股市。而目前A股散户所持有的市值占比大约是30%左右,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散户比例。
第二,中国的机构和散户,是处于一个不对等的交易地位。
中国金融市场的机构和散户地位严重不对等,无论是在专业、信息获取、资金或者交易方式上面根本就不对等。
就拿交易方式来说,机构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他们可以在场内通过购买个股获得多头收益。
另外他们又可以通过股指期货等其他方式赚取做空带来的收益,或者进行对冲。
而目前广大散户只有一种交易方式可以获利,那就是购买个股或者基金,坐等上涨,如果不上涨就意味着亏损。
站在机构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不希望股市一直涨上去的,这不符合他们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他们肯定充分利用各种合法的工具去赚钱。而这里面的很多工具只有机构能用,散户不能用,所以导致双方根本无法抗衡。
基于这两个核心因素的现实存在,从理性和规律的角度出发,2024年的这一轮牛市,大概率还是要复刻“大暑之后,必有大寒”的模式。
而且,互联网时代,效率,或许要比过去几轮,更为刺激。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基于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和分析,能够得出哪些结论和启发?
当下国内的股市是一个什么实际的情况?
现在很多网友个个都觉得自己是股神,他们不愿意买基金、买ETF,而是更愿意在参与到个股的博弈当中。
很多股民都带有非常强烈的“赌博式”投资,大家都希望短期内爆赚一笔。
不用不好意思,也不要不承认,这就是现实。
但是一个关键就在这里了:大量散户的存在,这个群体追涨杀跌才给了机构反复操作的空间,所以才导致股市无法持续上涨。
那么,中国的股市什么时候才会发生“质变”?
监管层面和国家态度先不说,仅仅从市场维度,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消灭散户。
假如市场当中的主要参与者以机构为主,散户的占比很少,机构之间的博弈就不会那么轻易得手。
最后大家都只能老老实实的回归到价值投资上,这才有利于股市的长期增长。
第二,市场的参与者,不存在明显的不对等差距和区别。
第三,金融市场有更多的增量资金能够进入,而不仅仅是国内的存量环境去互博。
基于三个条件的认知,很明显,“这次不会不一样”。
以上,就是基于中国过去几轮牛市的梳理,从数据和规律的角度出发,对2024年当下这轮牛市,进行的一次思考和分析讨论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
@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