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曾支持港独、怂恿罢飞内地航线的国泰航空,如今下场如何?
不吃亏加冰
2020年初,当新冠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时,曾在香港风头无两的国泰航空也深陷其中。
彼时,这家公司因部分员工支持港独、公开怂恿罢飞内地航线而备受争议,甚至有人质疑,国泰是否还能撑过这场浩劫?
就在大家对国泰航空的未来议论纷纷之时,疫情的冲击如同重锤,打破了国泰原本岌岌可危的平衡。
接踵而来的裁员、停运,以及全资子公司国泰港龙航空的消失,让人不禁要问,曾经高调表态的国泰航空,如今的结局又会是怎样?
2019年香港警方秘密行动遭泄露
2019年8月初的一个晨曦时分,香港警方的几名成员匆匆赶往香港国际机场,准备搭乘国泰航空前往成都执行一项紧急且秘密的行动。
他们的行动计划原本是高度机密的,涉及一些跨境执法的细节,这对于保障行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这些警员在机场的行动低调而迅速,他们穿着便装,以避免在公众场合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在安检和登机过程中,他们尽量保持沉默,彼此之间简短交流,目光时刻警觉地扫视四周,确保行动的隐秘性不被突破。
然而,就在他们登机后不久,一名国泰航空的员工不经意间在检查航班乘客名单时,注意到了这些非常规的乘客信息。
这名员工将一些关于警方人员乘坐该航班的信息分享到了社交媒体平台上。
这条信息很快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转发和讨论,敏感信息的泄露立即激起了公众对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的广泛关注与争议。
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迅速升温,从对泄露行为的质疑到对国泰航空公司内部管理的批评。
这场讨论很快扩散开来,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在舆论的压力下,国泰航空不得不做出回应。
国泰航空的公关部门在得知情况后,紧急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对策。
最终,国泰航空通过官方微博发出了一条简短的道歉声明,内容仅仅是表达了对此次信息泄露事件的遗憾,并向受到影响的乘客和公众表达了歉意,称“非常抱歉”,
但对于如何处理这名泄露信息的员工以及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公告中并未提及详细的措施。
国泰副机长参与暴力活动被捕
在2019年7月26日的一个炎热夏日,香港国际机场内部的气氛与平日的忙碌截然不同。
这一天,机场内聚集了大批人群,他们正在进行一场未经授权的集会。
在这场集会中,不仅有普通的抗议者,国泰航空的副机长廖颂贤也出现在了人群中。
廖颂贤身穿便装,但其与众不同的举动很快吸引了在场安保和警方的注意。
集会逐渐从和平抗议转向更为激烈的冲突,一些参与者开始与警方发生肢体冲突,廖颂贤也卷入了这些暴力行为中。
警方迅速做出反应,加强了对这场非法集会的管控。
在监控摄像头和现场警员的目击下,廖颂贤的行为被清晰记录。
他在冲突中的表现,尤其是与警方的直接对抗,使他成为了警方关注的重点对象。
经过短暂的现场调查和确认,廖颂贤被警方现场逮捕,带离了机场。
在事件发生后的两天内,国泰航空便根据公司的内部程序和规定,对廖颂贤采取了紧急行动。
公司在一份官方声明中宣布,
廖颂贤因涉嫌参与暴动罪而被停飞处理,暂停其所有飞行任务并进行进一步的内部调查。
只不过当时国泰航空的首席执行官何杲(Rupert Hogg)是一位来自英国的管理者。
在何杲的决策下,廖颂贤并未受到严厉的公司内部处分,这种处理方式在公司内部和外界看来,似乎给了那些参与乱港行动的员工更多的底气和支持,
导致国泰航空内部的类似行为愈发公开化和大胆化。
国泰内部乱港分子活动
2019年7月和8月,香港的社会局势愈发紧张,尤其是在香港国际机场,国泰航空的员工工会主导了一系列罢工活动。
7月26日的机场罢工,是其中一次规模较大的行动。
当天,机场内外人潮汹涌,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许多乘客的行程被迫中断,航班延误甚至取消,整个机场陷入一片混乱。
在这次罢工中,国泰航空及其子公司国泰港龙航空的员工大量参与,尤其是国泰港龙空服工会主席施安娜,
她是这次行动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施安娜不仅组织了大规模的罢工,还积极参与了所谓的
“真揽炒十步曲”
计划,这个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激进行动,迫使政府回应他们的诉求。
施安娜在罢工期间频繁现身,指挥工会成员如何在机场内外集结,以及如何应对可能的警方行动。
她的行动极具组织性和目的性,逐步将罢工的影响扩大。
机场内的工会成员按照事先分配的任务,分散在各个关键点,通过制造噪音、阻塞通道等手段,严重影响了机场的正常运作。
这次罢工行动迅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大量记者涌入机场报道现场情况。
罢工导致的混乱场面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迅速传遍香港和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讨论。
乘客们滞留在机场,无法按计划离开或抵达,愤怒和无奈的情绪不断蔓延。
机场的广播反复播放航班延误和取消的通知,场面一度失控。
几天后,8月5日,国泰航空的员工工会再度发起罢工。
这次行动与7月26日的罢工相比,规模更大,影响范围更广。
机场内外再一次陷入瘫痪,旅客滞留、航班大规模延误的情况再次上演。
施安娜在这次罢工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会成员在她的带领下,通过更为激烈的手段,试图进一步施压。
这些频繁的罢工活动让国泰航空的管理层倍感压力,航空公司的运作受到严重干扰,客户的信任度也因此受到冲击。
乘客的不满情绪逐渐加剧,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国泰航空和罢工行动的批评声浪。
许多人质疑国泰航空内部的管理是否已经失控,尤其是公司对于员工政治立场的态度,更成为讨论的焦点。
疫情期间国泰的挑战
2020年初,新冠疫情以迅猛的速度在全球蔓延,迅速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各行业的正常运作,航空业首当其冲。
国泰航空,作为亚洲重要的航空公司之一,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全球危机,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航班减少、乘客锐减,机场的繁忙景象不再,整个行业仿佛在一夜之间陷入停滞。
在这场疫情危机中,国泰航空的一部分员工开始对公司的应对措施表示不满,特别是在如何应对疫情传播的问题上。
随着疫情在内地的扩散,许多人开始担忧来自中国内地的航班会将病毒带入香港。
于是,一部分国泰航空的员工联合起来,提出了罢工的要求,
声称公司应该立即停止所有从中国内地飞往香港的航班,以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到香港。
与此同时,前国泰飞行员、现任泛民派议员的谭文豪也公开站出来,声援这些国泰员工的诉求。
他在社交媒体和多个公开场合发表言论,声称香港已经成为“播毒中转站”,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呼吁全面停飞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航线,并鼓动社会各界施压政府和航空公司,迫使他们做出决策。
谭文豪的言论和这些员工的罢工诉求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大部分香港市民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种做法有过度反应之嫌,甚至可能对社会的正常运作和经济造成不必要的冲击。
国泰航空的大规模裁员
在经历了数月的经营困境后,国泰航空终于在2020年10月21日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公司高层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分析,最终决定进行大规模的组织重构和裁员。
根据国泰航空的公告,此次重组将涉及到裁员5900人,其中5300人为驻港员工。员工们从最初的震惊逐渐转为现实的接受,他们意识到这场疫情带来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任何人的预期。
对于国泰航空的管理层来说,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公司的运营成本高昂,而收入持续下降。
尽管在此之前,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支出,如暂停部分航线、鼓励员工休无薪假期等,但这些措施依然不足以抵挡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
最终,公司不得不采取这一极端的手段,以求在困境中求得生存。
与此同时,国泰航空还宣布了另一个令人感到遗憾的决定,
那就是停运其全资子公司国泰港龙航空。
国泰港龙航空曾是国泰航空的重要子公司,负责运营亚洲内的一些重要航线。
自1985年成立以来,国泰港龙航空以其优质的服务和广泛的航线网络赢得了众多乘客的青睐。
35年的运营历史中,国泰港龙航空不仅为国泰航空输送了大量的乘客和收入,也在亚太地区的航空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在疫情的冲击下,国泰港龙航空与母公司一样,面临着巨大的运营压力。
停运的决定虽然令人惋惜,但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已经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随着停运决定的生效,国泰港龙航空的所有航班将逐步取消,员工也将面临被裁或重新安置的命运。
这个决定对国泰港龙航空的员工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许多员工曾与公司共同奋斗多年,对公司充满了感情。
然而,面对这样的局面,员工们只能接受现实。
一些员工选择了离开航空业,转向其他行业发展;另一些则希望能够在国泰航空的重组后获得新的工作机会。
参考资料:[1]祝春亭.空中争霸 国泰港龙大拼搏[J].港澳经济,1997(11):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