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中国煤化工行业供需预测分析
中研普华研究院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来说,这一行业实现了稳步增长,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并且在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此外,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加强了对环保和安全的监管,推动了资源优化和利用,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
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且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中国煤化工行业供需预测分析
煤炭化工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业布局主要位于交通便利的沿海区域。
中国煤化工行业未来迈向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技术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快形成终端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发展的新局面。同时做好下游开发,不断延伸产业链,促进现代煤化工换挡升级,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与石油化工等产业深度融合,也成为今后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方向。《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提出,应采取煤化电热一体化、多联产方式,大力推动现代煤化工与煤炭开采、电力、石油化工、化纤、盐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和产业竞争力。
比如利用煤化电热一体化集成技术,建设集原油加工、发电、供热、制氢于一体的联合装置。发挥现代煤化工与原油加工中间产品互为供需的优势,开展煤炭和原油联合加工示范。在与化纤产业融合方面,发展煤制芳烃和煤制乙二醇,推动化纤原料多元化,实施煤基化纤原料示范工程。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2023-2028年煤化工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 2023-2028年煤化工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2023-2028年煤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1、示范工程达标达产发展趋势
神华鄂尔多斯煤炭直接液化项目,大唐克旗、庆华伊犁和内蒙古汇能煤制天然气项目,大唐多伦煤制烯烃项目等将继续进行优化,消除设备和工艺瓶颈,探索示范工程的运转规律,尽快实现达产、达标,并使示范工程早日达到"安稳长满优"。要适时进行重大示范项目工程标定,将示范工程的物耗、能耗、水耗以及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产品质量等主要指标进行总结和归纳,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后续项目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2、提升装备国产化能力
在重大示范工程中,开展投煤量2000~4000t/d的大型煤气化炉和大型空分装置国产化示范,重点突破大型甲醇合成塔、甲烷化反应器、大型压缩机、关键泵阀等装备自主化瓶颈。
3、提高清洁生产和碳利用水平
加强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高浓盐水等处理处置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的开发及示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积极探索CO2减排途径,深入开展CO2驱油、驱气示范。
4、完善标准化工作体系
尽快制定科学的现代煤化工标准体系。积极开展标准化制、修订工作,加快和提高标准的制、修订数量及质量,强化标准与市场的关联度。
二、2023-2028年煤化工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1、煤化工应用领域拓展分析
中国几大新的煤炭生产基地资源丰富,尤其是中国北部内蒙古地区和西部新疆地区,已逐渐成为中国化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关注点。中国矿业的现代化发展与整合将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国家关于减少碳足迹的政策将促进火力发电份额的减少,从而释放更多-用作其他用途的煤炭资源。此外,中国的煤炭,尤其是西部地区出产的煤炭多为烟煤。这种煤的发热量低,不太适合用于冶钢和发电,但可用于化工原料。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煤的价格极具竞争力,尤其是用于产地附近的生产和销售时,可避免昂贵的运输费用。
2、煤化工应用技术发展分析
煤炭气化技术是煤炭实现深度转化和煤化工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全世界现有商业化运行的大型气化炉400台以上,产气量排名较高的煤气化生产企业,在气化炉品牌上一般采用鲁奇、德士古、壳牌三种,已经实现商业化运作的气化炉型有常压固定床气化炉,液态排渣的德士古加压气流床水煤浆气化炉、液态排渣的壳牌加压气流床干煤粉气化炉和GSP加压气流床干煤粉气化炉等。
目前处于运行当中的气化炉,绝大部分是技术和环保措施都相对落后的气化炉,所以,国家和有关企业十分重视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多个科研项目的实施,在多年努力后,多项由我国自主产权的煤气化新技术和设备纷纷投入运营,今后一段时间内,煤气化技术将继续向大型化、环保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
3、煤化工应用结构发展分析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等过程,而以煤炭为原料的相关化工产业被统称为煤化工。从产业链位置来看,煤化工企业分属于焦炭、煤头化肥、煤液化、以电石乙炔为原材料的基础化工几大类。
尿素、电石等行业面临同样的问题,产能虽然陆续提高,但由于需求量有限,产量提升速度相对较慢,造成普遍的开工率较低,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抗击风险能力较低,产能过剩、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大、能耗高,甚至运输风险等都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未来新型煤化工项目将是重点,虽然国家政策层面的限制因素与地方政府的鼓励势头齐头并进,煤化工发展势头不减。从投入上,各路资本竞相角逐;从地域上,中西部煤炭资源丰富地将集中主要投资;从类型上,煤制烯烃与煤制天然气将是主打项目。
第二节 2023-2028年中国煤化工行业供需预测
一、2023-2028年中国煤化工企业数量预测
以下因素对未来中国煤化工企业数量的影响:
1. 煤化工政策:政策的变化对煤化工行业有着较大的影响,政策的支持和限制会影响企业的数量。
2. 煤价和石油价格:煤炭价格和石油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
3. 环保压力: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将直接影响煤化工企业的数量。
4. 科技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化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数量。
图表:2023-2028年中国煤化工企业数量预测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研究院
二、2023-2028年中国煤化工行业投资规模预测
图表:2023-2028年中国煤化工行业投资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研究院
三、2023-2028年中国煤化工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23-2028年中国煤化工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研究院
四、2023-2028年中国煤化工产品需求预测
图表:2023-2028年中国煤化工产品需求预测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研究院
五、2023-2028年中国煤化工行业供需平衡预测
由于近几年,我国煤化工行业出现库存严重的现状,在“十四五”规划在指出解决能源问题,同样也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预测到2025年,煤化工行业供需能逐渐趋于平衡状态。
由于煤化工行业的供需平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市场需求、成本等,因此无法给出具体的预测。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政策影响:中国政府在煤化工行业方面的政策将直接影响供需平衡。未来政策是否继续支持行业发展,有没有新的政策限制,将会对供需平衡产生影响。
2. 市场需求:煤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决定了供需平衡的状态。未来市场中需求是否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是否有所增加,都将对供需平衡产生影响。
3. 生产成本:煤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是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未来原材料、能源、人工成本等是否会有所增加或减少,都将对供需平衡产生影响。
4. 环保压力:环保压力对煤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未来环保政策是否更加严格,是否会有新的环保标准,都将对供需平衡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未来中国煤化工行业的供需平衡将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无法给出具体的预测。
本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多角度地对中国煤化工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
报告在总结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节选,速速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