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美联储发出“破产”信号,中国持有的7000多亿美债,会血本无归?
沐史乐说
“是时候该让美元霸权滚下神坛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类似的言论开始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冒头,从愤懑的键盘侠,到忧心忡忡的经济学家,似乎都在预示着:美元,这个曾经的“货币之王”,正走向衰败。
而将这股“反美元”情绪推向高潮的,无疑是美债危机的全面爆发。超过35.2万亿美元的天量债务,如同悬在全球经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就会落下,将辛苦建立的金融秩序砸个粉碎。
更令人担忧的是,面对这场足以引发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危机,美国政府却似乎拿不出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反而寄希望于继续“借新还旧”、“印钞续命”,将风险转嫁给全世界。
这种近乎“耍赖皮”的行为,自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和质疑:一向以“经济灯塔”自居的美国,真的要走上“破产”这条路了吗?而作为美债的“第二大债主”,中国又该如何应对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打开任何一个主流的财经网站,你都能看到醒目的标题:“美国国债规模再创新高”,“美国财政赤字创历史新高”……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不在提醒着所有人:美国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债务危机,已经到了不得不直面的时刻。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组令人窒息的数字:35.2万亿美元,这是截至目前,美国国债的最新规模,相当于每个美国公民要背负超过10万美元的债务。
更可怕的是,这颗“债务炸弹”还在以惊人的速度膨胀,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到2034年,美国国债规模将突破56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十年,美国政府需要为偿还债务利息支付的金额,将从今年的近9000亿美元,暴涨至1.7万亿美元。
如此庞大的利息支出,已经将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吞噬殆尽。
数据显示,2024财年美国财政赤字预计将达到1.9万亿美元,而未来十年的累计赤字更是将超过22万亿美元。换句话说,美国政府现在几乎每花出去1美元,就有将近一半是借来的。
如此“寅吃卯粮”的行为,自然引发了外界对美国偿债能力的质疑。尽管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一再保证“美国国债依然是全球最安全的资产”,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开始担心,美国政府是否真的有能力偿还这笔天文数字般的债务?
如果说,不断膨胀的债务规模,只是让美国经济陷入“慢性病”的泥潭,那么,美国信用体系的崩塌,则可能成为压垮“山姆大叔”的最后一根稻草。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着美元的霸权地位,在全球范围内肆意“收割”财富。而支撑美元霸权的基石,正是美国政府的信用。
然而,近年来,美国政府为了发行新的国债,已经103次调整法定债务上限,这种“言而无信”的行为,严重透支了美国的国家信用,也让美元的国际地位岌岌可危。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变本加厉地通过印钞来解决债务问题。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为,只会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损害美元的购买力,最终导致美元霸权的彻底崩溃。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去美元化”的重要性,并积极寻求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例如,金砖国家正在计划推出一种以黄金为支撑的国际货币,以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
一旦美元失去其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国经济将遭受重创,甚至可能引发全球性的金融风暴。
在巨额债务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压力下,美国政府似乎已经陷入了“死循环”:为了偿还旧债,只能不断举借新债,而新债的利息支出,又会进一步加剧财政赤字,从而陷入“以债养债”、“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
为了摆脱困境,美国政府不是积极开源节流、改善财政状况,反而将“黑手”伸向了世界各国,试图通过挑起地缘政治冲突、打压新兴经济体等方式,转嫁危机、维护自身霸权地位。
然而,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如一句古老的中国谚语所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如果美国政府不能及时改弦更张、正视自身问题,最终只会自食恶果,将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当“山姆大叔”深陷债务泥潭,苦苦挣扎之时,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美国经济,这台曾经驱动全球增长的“超级引擎”,如今却成了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它的每一次“打喷嚏”,都可能让世界经济患上“重感冒”。
毫无疑问,美国债务危机给美元霸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曾经被视为“安全资产”的美国国债,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新审视美元资产的安全性,并采取行动 分散外汇储备
那些曾经对美国言听计从的“小弟”们,也开始“用脚投票”,纷纷减持美债。就连一向被视为美国“铁杆盟友”的日本,也在 6 月份减持了 106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创下了近年来最大减持规模。
与此同时,人民币、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在形成。尽管美元短期内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其霸权地位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债务危机的阴云,也笼罩着全球金融市场。投资者们如同“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发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
今年以来,美国股市已经历了多次大幅回调,科技股更是首当其冲,纳斯达克指数一度从高点下跌超过 30%。尽管美联储尝试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货膨胀,但效果并不明显,反而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一旦美国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全球金融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大地震”。届时,股市暴跌、债市违约、货币贬值等现象将接踵而至,全球经济将陷入深度衰退,世界各国都将难以独善其身。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不再是孤立的。美国债务危机,不仅是美国自身的难题,更是阻碍世界经济复苏的“绊脚石”。
为了转嫁危机、维护自身利益,美国政府不仅没有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反而不断挑起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等,试图通过“甩锅”和“割韭菜”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其他国家。
这种“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行径,严重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为了应对美国债务危机带来的风险,世界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美两国,既是竞争对手,也是相互依存的伙伴。如何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如何应对美国债务危机带来的挑战,对中美两国乃至整个世界都至关重要。
作为美国最大的海外债权国之一,中国持有 7802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一旦美国债务危机全面爆发,中国经济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因此,如何妥善处理这 7802 亿美元美债,成为了中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逐步减持美债,并增持黄金储备,以分散投资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面对日益严峻的债务危机,美国政府并非毫无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美国政府采取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削減财政赤字、控制债务规模,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意愿去解决问题,反而寄希望于继续通过“印钞”和“转嫁风险”的方式,来拖延危机。
中美两国,一个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双方在经济、金融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面对美国债务危机,中美两国与其相互指责、推卸责任,不如携手合作,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双方可以加强沟通协调,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美国债务危机,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也是国际秩序面临的一次重大调整。如何应对这场危机,考验着世界各国领导人的智慧和勇气。
对中国而言,既要警惕美国债务危机带来的风险,也要抓住机遇,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影响力。
“危”与“机”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相信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化“危”为“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更加主动的未来。
信息来源:东方财富网2024年8月16日—中国突然出手!大举增持美国国债 总持仓增至7802亿美元
新华社2024年8月1日—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暗示或于今年9月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