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牛市结束了?还是倒车接人?
华商网
8日大涨,9日大跌,这就是刺激的股市!10月9日,在经历了连续多日的大幅上涨之后,沪深两市出现了大幅调整。截至收盘,沪指报3258.86点,跌6.62%;深成指报10557.81点,跌8.15%;创指报2280.1点,跌10.59%。
值得一提的是,国庆期间新开户的投资者,9日可以开始交易,但刚一杀入市场,就遭遇A股狙击,有些新股民一下水就被套。这是牛市结束了?还是“倒车接人”的机会来了?
绿了
下跌个股超5000只
上涨个股不足300只
在连续大涨之后,A股三大股指10月9日大幅低开。早盘两市一度回暖跌幅收窄,但午前重返跌势。午后回暖发力,尾盘跌幅较午市收盘略有扩大。从盘面上看,传媒、新能源、地产、白酒行业跌幅居前,券商、金融科技板块尾盘走弱,指南针等多股跳水;芯片股局部活跃,中芯国际逼近历史高点。
截至当天收盘,沪指报收3258.86点,跌6.62%;深成指报收10557.81点,跌8.15%;创业板指报收2280.1点,跌10.59%;全市场下跌个股超5000只,其中,超过3100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上涨个股不足300只。
沪深两市成交总额2939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34519亿元减少5121亿元。其中,沪市成交12643亿元,比上一交易日15105亿元减少2462亿元,深市成交16755亿元。
据大智慧VIP,两市及北交所共有76只股票涨幅在9%以上,3162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声音
大盘短期上涨过快
调整在所难免
多位专家和业界人士一致的观点是,受益于节前“一揽子”组合拳的推出,叠加放假期间港股持续大涨所形成的“补涨效应”,国庆节长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迎来普涨行情,这在情理之中。无论是涨停个股,还是成交量,8日的A股均创下多项历史纪录。
与此同时,面对单边大幅上涨,节前入市的投资者,基本上获利颇丰,资金获利了结的心态比较浓厚。而从外围市场来看,10月8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6.85%,创2022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富时中国A50指数下跌10.83%,夜盘虽小幅反弹也没有收复二一位;恒指放量下跌9.41%,恒生科技指数跌12.82%……这些都为A股9日走势留下了隐患。
综上所述,专家们认为,过快的涨速将透支上行空间,市场难免分化。从长远的角度看,股市要行稳致远,适当的调整是健康的,也是必要的。
市场人士杨德龙认为,市场出现显著调整,首先是对前期过快上涨的一种修正。在过去的一周多时间里,市场从最低点的2600多点上涨至最高点的3600多点,上涨幅度高达1000点,累积了大量的获利盘。许多个股的涨幅甚至超过了30%,获利回吐的压力导致了市场的大幅调整。他表示,任何一轮行情的启动都不可能是持续上涨、一蹴而就的,而应该有一定的上涨节奏,急剧的上涨必然会带来调整。
分析
牛市还在吗?
还能上车吗?
据了解,国庆假期新开户的账户数量或高达百万。其中,仅某头部券商一家的新开户数量接近30万。按照规定,沪深两市新开户后T+1日方可进行股票交易。这也意味着,国庆节假期跑步入场的新开户者们10月9日便可以开始交易了。但新手上路第一天就面临指数调整,这对他们来说,究竟是“倒车接人”的机会,还是行情的结束?
经济学家盘和林表示,A股上证指数从2689点触底强劲反弹到现在,牛市的趋势基本确立,但任何行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从盘面来看,8日各大指数高开低走,成交量进一步放大,预期第一波行情快要走到尽头,但A股牛市大方向没有改变。“对于新入市投资者,不要急躁,等待回调再参与。”他说。
天风证券武汉徐东大街营业部业务总监徐文峰也提醒,作为互联网一代,90后和00后都可以很容易地获取到市场信息,也更易受非理性的因素影响,而且可能更加敢于尝试。他们的特征是会比老股民大胆很多,眼看着每天大涨,会觉得捡钱的机会来了,冲着这一点入市没有错,历史上每一次牛市都会引发大量的开户潮,但冲进股市获取收益的同时,一定要记牢“风险”二字。
还有专家认为,9日早盘大跌之后,承接资金依然存在,从全天2.9万亿的成交量便可看出端倪。中信建投证券认为,A股已经进入过热状态,随时可能进入震荡和调整,但回调不会是牛市的终点。中信证券在“后续还可以期待哪些政策”的研报中称,财政加力:通过增发特别国债等方式弥补广义财政缺口,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促进经济回升;货币宽松:年内或仍有一次降准,年底或明年或有更大力度的降息;地产政策:通过进一步降低按揭贷款利率以及稳定房价预期两个维度,来促进商品房销售以及地产基本面的回暖。
杨德龙建议投资者,在市场出现调整时保持理性和稳定的心态,避免短线操作,而应着眼于中长期。只有通过中长线的布局,在市场低位布局优质股票和基金,并耐心持有,才能以时间换空间,获得较好的表现和回报。短线操作往往难以把握节奏,甚至可能在市场的大幅波动中出现高买低卖,导致投资亏损。
他分析,从推动这轮牛市行情的因素来看,多项重磅政策的推出,以及后续还会不断推出的一系列增量政策,都增强了市场信心。因此,在完成第一波调整之后,市场有望迎来第二波上涨机会。这轮行情背后的逻辑并未改变。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王艳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