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广州第九期“领航计划”开班!八期累计培养689名优秀青年企业家
广州日报
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为助力青年企业家成长和发展,由团市委联合市委金融办等12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九期广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近日在中山大学开班,学员们将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与交流。仪式上,主办方为第八期的学员代表颁发了结业证书。据统计,前八期“广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已累计成功培养689名优秀青年企业家,助力学员在企业经营上取得新突破,所在企业实现了显著的营收增长。
第九期“领航计划”开班,全链条引领、全要素赋能企业家
开班后,主办方邀请前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为学员们带来开学第一课,分析目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与机遇,对青年企业家发展给予全面指导。
记者了解到,广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已成功举办八期,成为一个重要的青年企业家综合服务平台。在不断打磨与完善的过程中,团市委逐步探索出一条系统性、精准化服务青年企业家成长的发展路径。
主办方介绍,第九期“领航计划”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中山大学等知名院校,坚持“全链条引领、全要素赋能”的培育理念,进一步创新服务举措,打造“重引领+强素养+做对接+细服务”的“四驱联动”服务模式,帮助青年企业家提高政治站位、提升管理水平、融入产业发展,通过精准化的贴心服务,助力青年企业家高质量发展。
在“重引领”方面,主办方将通过政治理论、宏观政策、红色文化的学习及议案提案调研等形式,引领广大青年企业家积极投身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聚焦转型升级、开拓市场、引领创新等重点方向展现新作为。
在“强素养”方面,主办方联合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发精准适配、特色鲜明的青年企业家培训课程。课程分为六大核心模块,包括“思想引领、商业创新、科技金融、领导艺术、管理跃升及省外研学”,旨在根据青年企业家的具体需求和特点,帮助学员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培育国际化、战略性眼光,系统提升学员创新创业能力及企业管理能力。
师资方面,主办方将组建由50%的学院派名师、30%的实战派名师、20%的智库专家组成的“5+3+2”导师阵容,还将组织学员到省外知名高校进行交流研学,以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此外,主办方还将探索特色课程定制、标杆名企交流参访、经验分享、投融资对接、成果转化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为企业家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在“做对接”方面,主办方将开展产业对接、院校科研对接、投融资对接、资源对接、政企对接等活动,提升企业家资源链接的深度;同时,开展各类有助于青年企业家交流、交往、交融的文体活动,组织其与社会组织、大湾区优秀企业交流,提升青年企业家人脉资源广度。
在细服务方面,主办方将开展各类青年企业家需求摸查,强化工作力量,专人专班,针对性解决青年企业家发展遇到的急难愁盼事;邀请职能部门开展“政策直通车”,提升政策的知晓度和应用率;推荐学员企业参与“青创杯”“青创榜”等各类品牌活动,组织学员进行企业互访,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建立政企沟通平台,收集企业问题,并精准化开展帮扶对接。
“很荣幸成为第九期的学员,相信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与交流,在这里能认识到优秀的同学,学习到更加专业的企业管理能力,努力为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贡献。”第九期学员表示。
涌现10家上市公司,八期累计培养689名优秀青年企业家
为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激励广大青年企业家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团市委等12家单位已连续开展八期“广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以“广州青年企业家”为精准服务对象,以“全方位扶持服务”为宗旨,精心打造全链条的青年企业家发展服务链,不断完善创新服务机制,系统解决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需求与困难,为在行业内有一定发展基础并具备良好潜力的成长型青年企业家提供培训、政策、资源、市场、技术、人才、产业链等对接服务与系统扶持,全面提升青年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据统计,前八期“广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已累计成功培养了689名优秀青年企业家。往期调研显示,学员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实体产业等领域。在这些企业中,有10家上市公司,48家企业在交易所挂牌,近200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此外,还有逾30家企业获得了来自不同知名投资机构的多轮融资。
经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第八期学员中,近85%的学员所在企业实现了营收的显著增长,超过95%的学员在企业经营上取得了新突破。在“领航计划”全链条引领,全要素赋能的培养模式下,92.28%的学员思考能力得到增强,91.45%的学员领导能力有所提升,95.01%的学员商业视野得到拓宽。
第八期学员代表、广东绿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钟霞表示,通过为期一年的专业学习,学员的企业管理能力与思考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各类研学交流与户外拓展中,我们收获了友谊也拓宽了商业视野;政策直通车、名企参访等活动提升了我们对政策的知晓度和应用率,收获满满。”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姝泓 通讯员 穗团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彭文强